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社區參與保護區規劃和經營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Protected Are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開課學期
99-2 
授課對象
理學院  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授課教師
李光中 
課號
Geog7034 
課程識別碼
228 M586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六3,4,5,6(10:20~14:10) 
上課地點
地理405 
備註
本課程中文授課,使用英文教科書。星期六345678節,雙週上課週六雙週上課。
總人數上限:1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992communityPAs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近年來,社區參與已成為國際及台灣自然保護區規劃和經營的新取向,目的在於促進和自然保護區有關的權益關係者(包括社區民眾、民間團體、政府部門、學者專家、開發者、…等)之間的協調合作和夥伴關係,以促成資源永續經營的目標。本課程聚焦於社區發展和社區參與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和保護區主管機關推展的相關社區參與實務。在教學進度上,依序與修課同學一同探究保護區經營管理目標和類別、台灣自然保護區類別、相關法規及經營管理體系、2010年聯合國第十屆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有關自然保護區的重要訊息、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相關概念與實務等,並搭配實際研究案例說明。此外,為使同學獲得社區參與保護區研究之初步經驗,本課程期中前後各一次前往宜蘭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作實地調查。 

課程目標
本課程將透過理論、方法、實例分析和實地田野調查等四方面教學,期協助同學建立自然保護區和社區參與的基本概念。 
課程要求
本課程上課以文獻研讀、視聽媒體、共同討論、社區實地調查與分享…等方法並用。需要修課同學主動積極參與,兩次田野調查務必出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1. Dudley N. (2008):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IUCN. (pp.7-31) http://data.iucn.org/dbtw-wpd/edocs/PAPS-016.pdf
2. 羅東林管處(2007)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管理維護計畫。林務局羅東林管處。
3. 李光中、王鑫(2010)參加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大會報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4.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陳柏瑞、王鈴琪、蔡佩芳(2009)花蓮文化景觀調查的社區參與取徑初探。花蓮學:第二屆花蓮學研討會論文集(ISBN978-986-01-8299-6)。花蓮,97年10月25-26日,花蓮縣文化局,第309~376頁。
5. 李光中 (2003a) 生態旅遊的定義與發展背景,鄉間小路,29(1): 81-84。
6. 李光中 (2003c) 生態旅遊與世界遺產,鄉間小路,29(3)78-81。
7. 李光中 (2003d)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上),鄉間小路,29(4):82-85。
8. 李光中 (2003e)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下),鄉間小路,29(5):81-84。
9. 李光中 (2003f) 生態旅遊守則,鄉間小路,29(6):82-85。
10. 李光中 (2003g) 旅遊地區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鄉間小路,29(7):82-85。
11. 李光中 (2003h)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上),鄉間小路,29(8):74-77。
12. 李光中 (2003i)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中),鄉間小路,29(9):74-77。
13. 李光中 (2003j)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下),鄉間小路,29(10):76-79。
14. 李光中 (2004c)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上),鄉間小路,30(3): 92-95。
15. 李光中 (2004d)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中),鄉間小路,30(5): 76-79。
16. 李光中 (2004e)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下),鄉間小路,30(7): 82-85。
17. 李光中、王鑫、張蘇芝、林雅庭 (2005) 建立社區參與論壇以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大同和大禮地區為例。2005年社區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師院,94年04月29-30日,花蓮師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暨社會發展研究所,第92-126頁。
18. 農委會林務局(n.d.)棲地保育。2011/1/3日截取自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np.asp?ctNode=142&mp=10
19. 內政部營建署(n.d.)台灣國家公園。2011/1/3日截取自台灣國家公園網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
20. 農委會林務局(2009.1.1)台灣自然保護區域圖。2011/1/3日截取自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www.forest.gov.tw/public/Attachment/010415484371.pdf 
參考書目
1) 世界保護區的發展歷史
李光中、李培芬 (2004) 台灣的自然保護區,遠足出版社。第12-17頁。
Eagles, P., McCool, S. and Haynes, C. (2002)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Guideline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UCN, pp. 5-12.
2) 全球保護區系統規劃
Barber, C.V. (2004) Designing protected area systems for a change world. In: Barber, C.V., Miller, K.R. and Boness, M. [Eds] Securing Protected Areas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Issues and Strategies.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Pp.41-95.
王鑫 (2004) 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適用法規之探討與推動。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第5-16頁。
IUCN (1994) Guidelines for Protected Areas Management Categories. IUCN, Cambridge, UK and Gland, Switzerland. 261pp. (http://www.unep-wcmc.org/protected_areas/categories/eng/index.html)
Bishop, K., Dudley, N., Phillips, A. and Stolton, S. (2004) Speaking a Common Language: The us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IUCN System of Management Categories for Protected Areas, Cardiff University, IUCN, UNEP, WCMC, pp. 41-54. (http://www.iucn.org/themes/wcpa/pubs/pdfs/speakingacommonlanguage.pdf)
UNEP/WCMC (n.d.) World Database on Protected Area, Retrieved from http://sea.unep-wcmc.org/wdbpa/index.htm?http://sea.unep-wcmc.org/wdbpa/download.cfm~summary_tab
3) 台灣自然保護區體系
王鑫 (2004) 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適用法規之探討與推動。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第3-4頁、21-29頁。
李光中、李培芬 (2004) 台灣的自然保護區,遠足出版社。
李培芬 (2004)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I生物多樣性,農委會林務局。(http://ngis.zo.ntu.edu.tw/index1.htm)
4) 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問題與發展趨向
Barber, C.V., Janetos, A.C. Scherr, S. and Wolcott, R.M. (2004) Executive summary. In: Barber, C.V., Miller, K.R. and Boness, M. [Eds] Securing Protected Areas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Issues and Strategies.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Barber, C.V. (2004) Parks and people in a world of change: Governance, participation and equity. In: Barber, C.V., Miller, K.R. and Boness, M. [Eds] Securing Protected Areas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Issues and Strategies. 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Pp.97-135.
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 (2001) 「保護區管理的國際新趨勢」研討會論文集,內政部營建署。
王鑫、徐韶良譯 (2004) 21世紀保護區統籌治理原則,載於:自然保護區經營管理適用法規之探討與推動。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附錄四第11-18頁。
台灣環境資訊會編 (2006) IUCN第五屆世界保護區大會結果文匯。農委會林務局。(e-info.org.tw/node/2195)
李光中 (2007a) 氣候變遷與保護區。國家公園季刊,2007年3月,106-107。
李光中 (2007b) 生態旅遊與LNT。國家公園季刊,2007年6月,106-107。
李光中 (2007c) 2013年的國家公園。國家公園季刊,2007年9月,106-107。
李光中 (2007d) 為國家公園署催生。國家公園季刊,2007年12月,106-107。
李光中 (2008a) 國家公園與文化景觀。國家公園季刊,2008年3月,94-95。
李光中 (2008b) 增進職能並建請成立國家公園職能培訓中心。國家公園季刊,2008年6月,94-95。
李光中 (2008c) 國家公園經營管理規劃。國家公園季刊,2008年9月,94-95。
李光中 (2008d) 以世界遺產的格局和高度檢視國家公園經營。國家公園季刊,2008年12月,94-95。
5) 小琉球社區田野調查實作參考文獻
戴慈慧(2000)站在離島教育的十字路口∼記小琉球之教育人種誌研究報告。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宗信(2003)小琉球的社會與經濟變遷(1622-1945)。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6) 質性研究田野資料蒐集方法
陳向明(2002)如何選擇研究對象?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47-67)。台北:洪葉。
陳向明(2002)如何進入研究現場?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68-77)。台北:洪葉。
陳向明(2002)如何進行訪談?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78-118)。台北:洪葉。
陳向明(2002)如何進行集體訪談?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119-137)。台北:洪葉。
陳向明(2002)如何進行觀察?載於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138-168)。台北:洪葉。
7)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
羅進德 譯(2001) 發展可持續旅遊業的指導方針。載於:Eagles, P. F.J., Bowman, M.E. and 陶長宏 (2001) 東亞公園及保護區旅遊業指導方針。IUCN, Gland, 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 UK. (第三章,35-65頁)
李光中 (2003a) 生態旅遊的定義與發展背景,鄉間小路,29(1): 81-84。
李光中 (2003b) 生態旅遊與自然保護區,鄉間小路,29(2):84-87。
李光中 (2003c) 生態旅遊與世界遺產,鄉間小路,29(3)78-81。
李光中 (2003d)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上),鄉間小路,29(4):82-85。
李光中 (2003e)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下),鄉間小路,29(5):81-84。
李光中 (2003f) 生態旅遊守則,鄉間小路,29(6):82-85。
李光中 (2003g) 旅遊地區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鄉間小路,29(7):82-85。
李光中 (2003h)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上),鄉間小路,29(8):74-77。
李光中 (2003i)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中),鄉間小路,29(9):74-77。
李光中 (2003j)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下),鄉間小路,29(10):76-79。
李光中 (2004a) 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報導(上),鄉間小路,30(1):76-79。
李光中 (2004b) 第五屆世界公園大會報導(下),鄉間小路,30(2):78-81。
李光中 (2004c)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上),鄉間小路,30(3): 92-95。
李光中 (2004d)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中),鄉間小路,30(5): 76-79。
李光中 (2004e)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下),鄉間小路,30(7): 82-85。
張瑋琦(譯)(2005)。石原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編著。綠色觀光與社區居民生活—德國的實例。載於: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頁71-81)。台北:品度。
張瑋琦(譯)(2005)。石原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編著。生態博物館與地方社會。載於: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頁97-109)。台北:品度。
張瑋琦(譯)(2005)。石原照敏、吉兼秀夫、安福惠美子編著。生態觀光與地方社會—觀光作為一種重新認識地方價值的機制。載於:觀光發展與社區營造(頁111-124)。台北:品度。
8) 社區的定義與類型
Wordiq.com (2007, Sep 1) Definition of Community. Retrieved from www.wordiq.com/definition/Community
徐慶文 (2006) 社區的定義和社區工作的基本原則。載於:殷妙仲、高鑒國等編 (2006) 社區社會工作:中外視野中的交流 (第3-17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震 (1980) 社區的概念。載於:社區與社區發展 (第二章,第23-52頁)。正中書局。
蔡禾 (2005) 社區。載於:社區概論 (第一章,第2-15頁)。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禾 (2005) 社區的基本類型。載於:社區概論 (第二章,第16-29頁)。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宏進 (2005) 社區研究的重要性、涵義、性質與社區類型。載於:社區原理 (第一章,第1-24頁)。三民書局。
曾旭正 (2007) 歷程:台灣社區的時代面貌。載於:台灣的社區營造 (第24-45頁)。遠足出版社。
9) 社區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
徐震 (2004) 台灣社區發展與社區營造的異同—論社區工作中微視與鉅視面的兩條路線。社區發展季刊,107: 22-31。
蔡宏進 (2005) 社區發展。載於:社區原理 (第九章,第221-249頁)。三民書局。
陳其南 (2003) 社區總體營造概述。臺灣林業,29(1): 15-21。
曾旭正 (2007) 緒論:社區是被營造出來的。載於:台灣的社區營造 (第8-25頁)。遠足出版社。
曾旭正 (2007) 政策:台灣的社區協力政策。載於:台灣的社區營造 (第46-57頁)。遠足出版社。
行政院 (2006)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推動方案(核定本)。
黃源協 (2004) 社區工作何去何從—社區發展?社區營造?社區發展季刊,107: 78-87。
Elcome, S. and Baines, J. (1999) Steps to Success- Working with residents and neighbors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plans for protected areas. IUCN,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uropean Committee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witzerland, pp.28-49. (http://www.iucn.org/webfiles/doc/CEC/Public/Electronic/CEC/Reports/StepstoSuccess.pdf)
李光中 (2003a)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上),鄉間小路,29(8):74-77。
李光中 (2003b)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中),鄉間小路,29(9):74-77。
李光中 (2003c)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下),鄉間小路,29(10):76-79。
10) 社區相關理論與研究方法
徐震 (1980) 社區的研究。載於:社區與社區發展 (第二章,第113-147頁)。正中書局。
徐永德 (2006) 認識社區。載於:殷妙仲、高鑒國等編 (2006) 社區社會工作:中外視野中的交流 (第185-201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宏進 (2005) 社區研究方法。載於:社區原理 (第二章,第25-46頁)。三民書局。
蔡宏進 (2005) 社區理論。載於:社區原理 (第三章,第47-94頁)。三民書局。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 合譯 (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 (原著:Maxwell, J.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London: Sage) (第1-172頁)。台北:心理出版社。
11) 協同規劃理論、權益關係人分析、社區參與的行動研究架構
DFID (2002) Tools for development: a handbook for those engaged in development activity. Version 15. The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DFID), pp. 2.1-2.11.
Lee, K.C. (2001) Towards Collaborativ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A Case Study in the Formosan Landlocked Salmon Wildlife Refuge,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pp.45-56.
李光中、王鑫 (2004) 建立和評估自然保護區社區參與論壇之研究—以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為例,台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36: 1-22。
李光中、張惠珠、楊懿如 (2006) 促進東部鄉村小學和原住民部落協力推動社區林業之行動研究(I)。林務局委託研究報告。
李光中、王鑫、張惠珠 (2007) 文化景觀作業準則先期性研究。文建會委託研究報告。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出席率與課堂表現(課前準備及參與討論) 
40% 
 
2. 
期中評鑑(田野考察之參與情形和ppt報告) 
30% 
 
3. 
期末評鑑(田野考察之參與情形、ppt報告和書面報告) 
3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2/26  1.課程簡介、上課內容和方式之意見交流
2.研究案例分享(1)保護區與生活、生計:人重要?還是魚重要?(台中縣武陵櫻花鈎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 
第2週
3/05  1.台灣自然保護區類別、相關法規及經營管理體系
*農委會林務局(2009.1.1)台灣自然保護區域圖。2011/1/3日截取自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www.forest.gov.tw/public/Attachment/010415484371.pdf
*農委會林務局(n.d.)棲地保育。2011/1/3日截取自林務局自然保育網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w/np.asp?ctNode=142&mp=10
*內政部營建署(n.d.)台灣國家公園。2011/1/3日截取自台灣國家公園網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frontpage&Itemid=1
2.自然保護區第一次田野調查行前準備 
第5週
3/26  1.自然保護區第一次田野調查:三月27-28日於宜蘭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
1)田野工作主題:
*瞭解自然保留區經營管理目標、保護對象、法規規範與環境資源
*探索自然保留區面臨之威脅與經營管理議題
2)田野調查方法:參與觀察為主,訪談為輔
3)田野調查記錄:文字筆記、繪製地圖、重要景物照片
◎參考文獻:
*羅東林管處(2007)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管理維護計畫。林務局羅東林管處。 
第7週
4/09  1)期中報告:社區田野調查發現與心得報告
2)綜合討論: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權益關係人和經營管理議題分析
 
第9週
4/23  1.IUCN保護區經營管理目標和類別
*Dudley N. (2008):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Categories. IUCN. (pp.7-31) http://data.iucn.org/dbtw-wpd/edocs/PAPS-016.pdf
2.研究案例分享(2)保護區與地景:台東利吉層泥岩惡地地質公園 
第11週
5/07  1)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相關概念與實務
*李光中 (2003a) 生態旅遊的定義與發展背景,鄉間小路,29(1): 81-84。
*李光中 (2003c) 生態旅遊與世界遺產,鄉間小路,29(3)78-81。
*李光中 (2003d)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上),鄉間小路,29(4):82-85。
*李光中 (2003e) 生態旅遊與社區發展(下),鄉間小路,29(5):81-84。
*李光中 (2003f) 生態旅遊守則,鄉間小路,29(6):82-85。
*李光中 (2003g) 旅遊地區環境影響評估和監測,鄉間小路,29(7):82-85。
*李光中 (2003h)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上),鄉間小路,29(8):74-77。
*李光中 (2003i)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中),鄉間小路,29(9):74-77。
*李光中 (2003j) 生態旅遊地經理人員的社區參與工作手冊(下),鄉間小路,29(10):76-79。
*李光中 (2004c)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上),鄉間小路,30(3): 92-95。
*李光中 (2004d)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中),鄉間小路,30(5): 76-79。
*李光中 (2004e) 自然保護區發展生態旅遊的規劃原則和步驟(下),鄉間小路,30(7): 82-85。
2)研究案例分享(3)保護區與原住民:太魯閣國家公園同禮部落
*李光中、王鑫、張蘇芝、林雅庭 (2005) 建立社區參與論壇以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大同和大禮地區為例。2005年社區保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師院,94年04月29-30日,花蓮師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暨社會發展研究所,第92-126頁。
3)自然保護區第二次田野調查行前準備 
第13週
5/21  1.自然保護區第二次田野調查:五月27-28日於宜蘭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
1)田野工作主題: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權益關係人論壇籌備
*南澳闊葉樹林自然保留區權益關係人論壇實施
2)田野調查方法:團體討論為主,訪談為輔
3)田野調查記錄:文字筆記、錄音、繪製地圖、重要景物照片 
第15週
6/04  1.自然保護區第二次田野調查後討論
2.研究案例分享(4)保護區與農業-生物多樣性:花蓮縣富里鄉豐南社區 
第17週
6/18  1)期末報告:自然保護區田野調查之綜合發現與心得報告
2)修課心得分享與建議